建筑要融于自然
最近,由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公布了“深圳湾文化广场”整体规划及建筑设计。果然,官方一经发布,就引起了业内外网友的热评,争议声也此起彼伏。
▸ 深圳湾文化广场鸟瞰图
你别说,从某些角度看起来,确实像一支巨型的Airpods。难道深圳湾文化广场的灵感是一副耳机?
马岩松对于这次项目的灵感来源,是这样回答的。这次项目的位置比较特殊,背靠城市,面对大海,而城市是高度现代化的,大海是远古的。
所以这里不应该只有建筑,而应该营造一个环境、空间,或者给人一种超现实的体验,能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产生跨越现实、历史、未来的时空感,并能思考自己与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想象。
所以,与其说“深圳湾广场”是建筑作品,不如说它是一片大地景观。
▸深圳湾文化广场整体规划
马岩松认为思考这个问题应该放到更大的时间维度,而不是局限于眼前这一刻的现代文明。也许周围的摩天大楼才是“短暂的产品”,它们才是奇怪的。而我们对未来的想象是否正是被眼前的现实所限制了。
别小瞧了这些普普通通的绿坡,表面上它们高低起伏各有不同,其实在它们之中藏着的是,不同规格和高度的展览空间,比如公共教育场地、图书馆、接待大堂、咖啡厅、配套商业等等,它们都放置在了首层并覆土。
▸坡之下隐藏着多功能的公共空间
其中轴线两侧分立南北两馆,简直“美的不可方物”,犹如被放置在海边的原石,静谧面对自然和漫长时间雕琢。
观众顺着展览动线走到南馆顶层,即抵达观景平台,能眺望整个海湾以及城市天际线。
除此之外,公共展厅又分为了绿坡区域展厅、石群展厅和地下展厅。而石群内的特殊展厅是全馆的点睛之笔。
挑高具有标识性的大堂空间,作为重要的交通节点,明确空间方向性。马岩松大量使用自然光打破室内外的界限,让思维不受空间拘束。
自然绿色覆盖的屋面上,正好印证了“水落石出”的概念。自然石形态的多样性为室内建筑空间提供了灵活且震撼的展览空间效果。
可一次容纳3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自然光在半隐半实的石头中透入室内,在横向的石头表面,人们可拾阶而上,直登石顶。
· 多功能公共空间—艺术中心 ·
平时它可作为24小时的公共开放空间,而晚上便可作为剧场,可容纳万人。
公园将城市的中轴线延续到海边,行人步道、自行车道蜿蜒穿梭在建筑和草坪之间,为市民提供海滨休闲场地。
▸ 屋顶观景平台可鸟瞰海滨景色和人才公园
露天开放剧场、屋顶观景平台、下沉式庭院为城市提供了一种新型、引人探索的公共空间,配合景观设计及艺术装置,营造出互动感十足的户外博物馆体验。
面对这样的建筑设计,很多网友都感叹“这才是城市地标应该有的样子”!而面对“中国城市文化地标建筑该是怎样的存在”这一问题,马岩松也有着自己的见解:
城市是人构成的,所以城市文化地标应该服务于人,那么开放和公共性便是首要的。从哈尔滨大剧院、衢州体育公园、美国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到深圳湾文化广场,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看出,文化地标是服务于人的,而公共性也一直贯穿其中。
现实中人们一直批判“千城一面”的钢筋水泥城市,这种现象不能在当代新一轮城市文化项目建设中再重演。建筑不应该只强调功能、技术层面的东西。建筑,尤其是文化项目,应该是诉说个人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如何看世界、未来和自己。
所以深圳湾文化广场带着它独特的文化意义“诞生”了。
面对这样的深圳湾广场的全景布局规划,有很多人支持和喜爱这个方案,并期待它的建成。
其中也不乏有不一样的声音与评价:
这样褒贬不一的评论,对于马岩松来说已经早已习以为常,他身为建筑师这一路走来,最不缺少的就是争议。
· 耶鲁的毕业作品被批 ·
▸马岩松的世贸中心重建方案:浮游之岛
▸马岩松的世贸中心重建方案:浮游之岛
后来,马岩松有幸进入扎哈事务所工作一段时间,但很快的,他离开了那里回到了中国,并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MAD。
而马岩松本人是如何看待这座“墨色山水”的争议呢?在腾讯课堂马岩松的演讲中他明确的说道:很多人质疑我这个房子。
看过山水图之后,他说道:其实它应是理所应当的融入中国的城市建设当中的。
MAD从2004年成立到如今,已经有16年之久,但这16年间,几乎一直伴随着“马岩松的作品与扎哈风格相似”这样的质疑。
▸太平国际机场T3航站楼
面对这样的声音,马岩松在一次采访中坦言“因为往往贴个标签,好像更容易认识一个人”
骨子里的反叛:找到自己,做自己
但马岩松从自己的工作室MAD成立到如今,一共16年之久,他经历的是什么?
是起初刚成立工作室的2年间,他做了100多份的方案没有中标,并不放弃;是当他的作品跳脱火柴盒子建筑之后,受到外界争议,却坚持自我;是频繁的被质疑“扎哈的复制品”,但依旧面对自己,保持风格。
“想成长为真正的建筑师,要先学会真诚地面对自己,不受外部影响,敏感地认识到自己是谁。“找到自己”然后“做你自己”。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